紫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人的就地过年,原来如此 [复制链接]

1#
北京扁平疣医院网站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44639.html

你就地过年了吗?

?

时间摆脱了00,却没能彻底摆脱疫情。眼看新一年又要来临,面对复杂多变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势,各地纷纷呼吁“就地过年”。

尽管特殊时期可能回不了家,但比起古人我们还是幸福多了。古人想回家过年,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么,迫使古人“就地过年”的原因是什么呢?

路费太贵

在古代,官员上任当官、学子进京赶考、商人外出做生意,往往都在离家乡很远的地方。这样的长途,想过年回家,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有马、驴、牛,还有马车、驴车、牛车。

马和马车的价格最高,按照唐代的标准,马负重斤,每走里,价格是文。假设一人一马要走公里的路程,大概得文(1公里=里)。古代马的速度大约是每天70里,这一趟旅程就得花十天左右的时间。考虑这十来天里路上的吃住等等费用,大概要花将近一千文钱,也就是一两银子。

南宋李唐(传)《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大都会博物馆藏

再来看看唐代工资标准,唐代像九品芝麻这样的基层国家干部,月薪不超过半两银子。若想坐马车回家,两个月工资啪没了,打工人心疼。

一般人出行乘坐最多的是牛车或驴车。古人回家路上坐的车,大概长什么样子?南宋朱锐的《溪山行旅图》为我们详细地描绘了几辆三牛厢车的形制。图中可见三牛并头驾驭,一人挥鞭赶车。他身后的车厢车轮巨大,高过了人身,难怪得三头牛才能拉动。车后伸出的地方有两条小短腿,是为了停车时稳定车子。

南宋朱锐(传)《溪山行旅图》(局部)

车厢分上下两层,下层低而宽,上层高而窄。下图中有一人翘着腿闲坐在车尾,上层一人裹被而卧——原来还有卧铺呢。

南宋朱锐《溪山行旅图》(局部)

据《唐六典》记载,雇驴车装满一行李走里地的路费是文,如果走山路则上涨到文。不怪人家涨价,古代之所以交通不便,除了落后的交通工具,糟糕的道路状况也是一个原因。宋人范成大在他的游记中吐槽过这一点:

自离开宜春,连日大雨,道上淖泥如油。不知何人治道,乃乱填石块,皆削面坚滑。行泥中,则浆深淹没,行石上,则不可著脚。

——范成大《骖鸾录》

范成大离开宜春时遇到了连日大雨,道上的泥浆浑浊粘稠,宛如铺了一层厚油,还有碎石块散落其间。走在泥上,脚丫子会被淹没,踩着石块儿走,脚下又摇晃不稳。范成大气愤不已,连带着将修路的人也批评了一通。

相比之下,“就地过年”不仅能省下一大笔钱,还免去了许多舟车劳顿。

时间太长

就算你不差钱,古人出一趟远门,花在路上的时间少则半月,多则半年,仅仅为了回家过个年再回来上班,不划算。

大明弘治十一年(公元年)腊月初,告老还乡的内阁首辅徐溥从北京出发,踏上了回乡的旅途。徐溥是江苏宜兴人,那个时代从北京到宜兴,最佳路线是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

到腊月二十七,徐溥终于回到了家中。这一趟“春运”单程用了将近一个月,徐溥后来在写给同僚的信中感叹说:“这一路折腾的啊,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散架了”。

南宋李唐《待渡图页》(局部)

这一年,徐溥71岁,身为内阁首辅的他风光退休荣归故里,一路上的车马行船想必不会太差,即便如此也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

普通人就更不必说了。倘若想回家过年,还没走到地方呢,就又得回来上班了。

如此巨大的时间成本,让很多古人就地过年变成了常态,在岗位上一待就是好长时间。有多长呢?这么说吧,连自己媳妇儿长什么样子都忘了。

《列女传》中记载了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媳妇五天后就去外地做官,一去就是五年。五年后衣锦还乡,他在路边遇到一个美貌的采桑妇人,遂上前调戏,被采桑妇人严辞拒绝。回家后秋胡发现路边遇到的采桑人就是自己妻子,非常惭愧。

故事的结局是妻子为秋胡的卑劣行径羞愤不已,投河自尽。这个秋胡,渣的别致,这样的人,还是就地过年,永远别回来了吧。

行李太重

即使不考虑时间和金钱成本,古人过年回家路上的拦路虎还有一个:行李。因为回家一趟动辄需要个把月时间,路上的吃穿住就成了大问题。古人的行李中主要备有这么几类物品。

路上换洗的衣物和睡觉用的寝具。因为旅途中时间太长,出发时雨雪霏霏,到达时杨柳青青,都极有可能。行囊中厚的薄的都要备上,应对变幻莫测的天气。有些客栈不提供寝具,就得自带。

路上吃的食物,既有干粮,还有路菜。长途行旅中总会经过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现代人透过车窗看到的大片不见人影的土地,或是层叠起伏的山峦,会成为路上的风景。但对于古人来说,这样的千里荒烟他们必须用脚丈量,连“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的小旅店也是奢求,只好掏出干粮,配着咸菜填饱肚子。

南宋梁楷《雪山行旅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绘两人骑驴走在群山间的小路上

普通人的路菜一般就是大头菜做成的咸菜,稍微富裕一点的也可以带些鸡鱼肉干儿荤素搭配。像红楼梦中王熙凤喂给刘姥姥的那一道茄鲞,可以封在罐子里长期保存,当然可以作为路菜,只是这道菜“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打工人伤不起。

古人的行囊中还需要雨伞。除了防止雨淋日晒等基础功能,有时伞还有妙用。

元王渊(传)《秋山行旅图》(局部)

南宋人介绍了一种新的雨伞打开方式:“予之登也,挟二雨盖,去其柄。既得之,伺天大风,鼓以为翼,乃在平地,无伤也。”雨盖就是雨伞,这个人说他爬上高处的时候揣着两把伞,去掉伞柄,等到天起大风,就把两个伞盖装在身上当成羽翼,瞬间就能毫发无伤地来到平地。

居然跟汤姆猫撞了脑洞。

药品也是行旅必备。宋人董汲撰写的《旅舍备要方》中写道:“宦游南北,客涉道途,冒触居多,邪气易入,方药备急,尤当究心。”董汲自小多病,才去研究医药,因想到人们在路上容易发生疾病,专门写了这本书,供路上行旅之人使用。

有时候古人出远门甚至连夜壶都得自备。古代服务业不发达,繁华地区的客栈兴许会配备恭桶,但偏远的客栈就没有这么齐全了。倘若住了进去,又倘若半夜想上厕所,荒郊野岭的,出去怕东西被偷,不出去憋得难受,这时候才发现,辛辛苦苦背了一路的夜壶,背的很值。

南宋佚名《山店风帘图》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一家位于曲折山道上的小旅店

对于古人来说,出一趟远门无异于搬了一次长达数月的家,难怪那么多人愿意就地过年。

清禹之鼎《移居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被迫加班

倘若你家不差钱,买了最好的马车,雇了众多的仆人,衣物铺盖干粮夜壶什么的,通通不用操心,你打算无论都要回家跟父母家人团聚,但是不好意思,上头发话了:加个班怎么样?

有些大臣加班是为了给皇帝拜年。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元旦大朝会,车驾坐大庆殿。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宋代大年初一要举行大朝会,文武百官都要参加,皇帝端坐于大庆殿,殿外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各国使臣、皇子皇孙在殿外排列整齐,在赞礼官的引导下给皇帝磕头高呼万岁。

这种活动可不能轻易缺席,老家不在京城的官员,回家过年简直想都不要想。反而老老实实待在京城,跟着皇帝吃香的喝辣的还比较好。

但有些官员就没有这么轻松了,需要在岗值班。这种活儿往往会落到新人头上。据宋人笔记小说《南部新书》记载:“御史旧例,初入台,陪直二十五日。节假直五日,谓之伏豹直。百司州县初授官陪直者有此名。”

嘉祐六年,5岁的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轼在制科考试中取得了第三等的最优成绩——制科考试共七等,其中第三等最高,因为一二等是虚设。苏轼的成绩不仅是当朝所有人中最好的,也是宋朝三百年间唯一一个。

成绩已经优秀到如此地步,刚进入官场也是新人一枚,过年值班毫无疑问交给了苏轼。为此苏轼写了一首诗记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守岁》

当时苏轼的父亲与弟弟都在京都汴梁,苏轼一个人外地过年,虽然心中落寞,但依然安慰自己明年还有年过,到时候再团聚也是一样的。

清董邦达《御笔范成大分岁词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除夕夜吃团圆饭、儿童点炮仗的情景

出于时间、金钱、行李、加班等方面的考虑,“就地过年”成为古代许多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情绪上。有些人苦衷作乐,在克服了最初的思乡之苦以后,从异乡的新年里找到了乐趣。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某年冬天来到云南鸡足山,借宿在寺庙中。一日外出时僧人告诉他明日是除夕,徐霞客这才惊觉已到了年底,原来时间过得如此之快,自己离家万里,不由“为凄然者久之”。但很快,凄凉的心情被旅途中新的见闻冲散,徐霞客结识的新朋友,邀请他除夕夜到家中做客。

二三好友,围在一处烤土豆、煮青菜,粗茶淡饭却有滋有味;山中茅屋虽小,却古朴雅致,窗棂明净。这一年徐霞客在乱山深处度过了除夕夜,但他却觉得“此一宵胜人间千百宵”。

新年的第一天,天还未亮时,他站在窗口向外看,满天星辰烨烨下垂,似触手可及,山下朝山者的火把荧然万点,彻夜不熄。便是月下瑶池,蓬莱风景,也不过如此了吧。

时间回到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有些人无法回家过年。但比起古人,我们已经幸福多了。既留之则安之,与其焦虑又愁苦,不如用一只口罩、用安全防护、用远方亲人的爱打造自己的此心安处。

毕竟健康与平安,是你与家中亲人对彼此最大的挂念。

参考资料:

刘向《列女传》

岳珂《桯史·番禺海獠》

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

关山远《古人的春运:慢悠悠的路途,沉甸甸的乡愁》

倪方六《古代的“春运”》

相关阅读

全球排名前十博物馆

馆藏宝贝看个够展讯

京城3大博物馆近期展览,暑假一起涨姿势八大秘诀

暑假进宫,独辟蹊径宫里这些消夏小物,太skr了~

预约中秋,有一种陪伴叫牵挂

跟随热剧,重新审视乾隆的谜之审美

修缮中的养心殿发生了什么?

天蓝釉,天空赋予的灵感。

展讯

永寿宫略,新“戏”开机

清代宫斗戏的主儿们都住哪个宫?

初冬

寻找最具紫禁气质的景色

这都是皇帝的菜

有了这些物件,清朝宫里的生活方式很“洋气”

向溥仪学习喝咖啡

打卡世界博物馆网红咖啡馆餐厅

展讯

腊月初一,故宫请您“紫禁城里过大年”

帝王专属,十二章纹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

观鱼知乐,活起来的展览

盼了一年,《故宫新事3》终于更新啦~

故宫新展

来自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宫廷典礼展,神武门展厅开幕

进宫撩“柿”,事事如意

围炉聚炊盼小雪,一锅不够那就再来一锅

细数网罗天下之茗的清代贡茶单,你喝过哪几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