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辛亥革命对中国边疆的冲击西藏篇 [复制链接]

1#
北京雀斑哪里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_8714315.html

第三节西藏——混乱中的“自治”

辛亥革命亦波及西藏地区。此时的西藏尽管距内地遥远,但它与四川相连,且西藏地区驻防的清军,除原来少数的绿营兵外,多是川军,因此“川省之乱,藏中受影响最大”。当武昌起义爆发,四川宣布独立之后,于年11月,驻守拉萨的部分川军发动了武装起义,并蔓延全藏。于是,西藏辛亥革命以一种始料未及的形式爆发了。

一、川军入藏与拉萨乱事

入藏川军是四川总督赵尔巽新组的一支新式陆军,系接替赵尔巽的边军而入藏的。清廷派遣川军入藏的缘由在年2月16日军机处致驻藏大臣联豫及四川总督赵尔巽的一则电谕中剖析得较为清楚①:

川督皓电奏已进呈,查藏番自去年攻打三崖后,始终并未退兵,扬言阻止赵尔丰进藏,其狂悍情形自系有恃无恐。惟赵大臣尔丰从前办事既为番众积愤,自未便仍令入藏,致使他族借口。然今日藏地情形,介在强邻之间,意存首鼠观望,必须设法经营,以保边围。前于光绪三十三年,联大臣曾有详陈藏中情形一疏,所拟办法颜有斟酌,拟即采择试办,但无兵不能弹压,多兵亦不相宜,拟先设兵三千人,由川督挑选精锐川兵一千,的须极厚,械须极精,并派得力统领一员,带同营哨并目数十员,率之入藏,归驻藏大臣节制调遣,作为驻藏大臣本标之兵。其士兵两千人,由联大臣就近选募,或照前奏募用三十九族之类及归化已久之番民,唯哨并长必须川中调来,如此则藏中僧俗可资慑服,而的需不致过巨,可期持久。赵尔丰即仍作为边务大臣,驻扎川境,仍可遥为藏中声援。学堂即照联大臣前奏,先从底处办起,其余开垦、开矿等事,从容量力筹办。

①宣统元年春季《电寄档》正月二十六日致驻藏大臣、四川总督电,转引自冯明珠:《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边藏情——从廓尔喀之役到华盛顿会议》,~页,中国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赵尔巽得旨后即挑选川军三营,分别由管带陈庆、张葆初、陈渠珍统带;马兵40名,并备有新式机关炮一尊,由都司张鸿升统带。全军共余人,由知府钟颖统领。年8月6日,钟颖统率川军自成都起程入藏,期间受到藏军阻拦,直到年2月中旬,川军才陆续抵达拉萨。川军入藏后,分驻江孜、日喀则、波密等处,用以震慑藏人,缉压藏乱。

驻藏川军成分颇为复杂,哥老会党拥有很大势力。此间,驻藏川军设有袍哥公口二十处,总公口为郭元珍,时任钦差卫队戈什长。郭元珍与驻藏大臣秘书何光燮、标部书记官范金、哥老会首领叶纶三等为首的一部分驻藏清军,依靠哥老会势力,联络一气,影响颇著。其时,钦差卫队管带王久敬因陆军皆为会党,不为所听,不得不加入会党,以便掌控,惟其资格甚浅,“仅充老公,任人牵鼻”①。要之,“袍哥之命令,甚于朝廷,动则杀戮,谁敢不遵”②。以至于驻藏川军只知有头领而不知有长官,军队秩序糜烂不堪。

①忧患余生,撰:《藏乱始末见闻记》,收录于吴丰培辑:《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页,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②忧患余生,撰:《藏乱始末见闻记》,收录于吴丰培辑:《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页,拉萨,西戴人民出版社,。

当内地辛亥革命全面爆发之际,川军在西藏已数月未领军饷,正是群情鼓噪之时。哥老会党领袖利用了这一不满情绪,以“索饷”为名,于年11月13日,在拉萨北清营所在的札什城起事。起事川军首先控制了兵备处和驻藏大臣库房各局所,并抢劫了拉萨兵备处的军械粮饷。翌日又洗劫了驻藏大臣衙署及拉萨市商贾,举兵备处书记官李治平、标部书记官范金为总参谋。11月15日夜,总参谋李治平命田得胜等率兵攻占驻藏大臣官署。是夜10时,“署外枪声顿起,东廓人行如细雨”,起义川军以“西垂”口号相约,直趋驻藏大臣官署,擒获驻藏大臣联豫,将其囚禁于札什城栈房。时任造币厂总办的钟颖闻悉此事,即率手下亲兵十余人前往,晓以利害,恳求释放联豫。由于钟颖平常注重以私人交谊维系人心,很得部下欢心,他的话使在场官兵颇受感动。乘众人犹豫之时,其部下射杀叶纶三,后又处死范金、李治平等人。11月21日,联豫得归驻藏大臣衙门。

拉萨起事以后,驻藏川军内部开始分化,所谓“勤王派”、“革命派”和“回川救难派”,各自为战,派系林立。此间,钟颖出面组织勤王军,以联豫为元帅,向商上勒索饷银十万两,牛马五千匹,定期回川救难。而当内地革命一经证实,官兵中的哥老会势力即倡言革命,乘机夺权。凡各营管带不入袍哥帮内的,概被罢免,由他们另举袍哥来充任,管带以下的官佐亦由本营袍哥另行自选。一时,被撤废的军官都纷纷加入袍哥,以图自保。官兵入会者,占全军75%。原来的军事组织无形中瓦解,人心浮动,莫衷一是。据《藏乱纪略》载:驻藏川军将领汪文铭、何光燮、郭元珍、胡元凯等人,创议响应四川独立,成立具有临时政权性质的公议局,下设国政、财政、军政三部。以汪文铭为公议局局长,何光燮为民政部长,郭元珍为财政部部长,钟颖为国政部长。此外,另设大同保障总公口,由郭元珍负责。凡事由公议局及总公口议决施行。联豫、钟颖之印信被取消,空有“大臣”“协统”之名,自然难以约束,于是拉萨“秩序紊乱,法纪荡然”,藏、汉人民痛不聊生。

当拉萨川军哗变之际,其他驻藏川军亦纷纷起事。此间,拉萨起事川军哥老会党中人联络驻江孜川军,树立大汉革命旗帜,返回拉萨,以资响应。江孜川军闻风而动,于11月21日开拔,直奔拉萨。联豫闻警后,于11月28日将驻藏大臣关防交给钟颖,逃居哲蚌寺避难。钟颖则许以乱军三个月粮饷,从而平定乱事,并将江孜川军重新编排入伍。不久,原驻波密的川军也闻风溃退西藏。当拉萨起事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波密川军人心浮动。时驻藏左参赞罗长裿正在波密处理波密藏乱善后事宜。其时,驻藏川军兵士,拥护共和者日众。联豫、钟颖皆为满人,军民乃瞩望于罗长裿,希望他能出面反正,充任西藏都督。①罗长裿对此未予考虑。与之相反,他立即召集部下官佐紧急会议,认为必须平定拉萨兵变,维持西藏安定局面。时人对此间罗氏之行为作如下分析:“彼自谢清室忠臣之后,憎恶革命,实畏东归。兼持联豫知遇,又与陈为乡人,思得其用,而素憎边军,不欲再入其境。”②此番言论颇为中肯,从罗氏自身情感来说,他不太可能摆脱忠、义两字的束缚。当罗长裿意欲率部返回拉萨之际,招致军营内部持不同意见者反对,于回藏途中被戕。

①《后藏理事官雷霆上内阔总理说帖》,《盛京时报》,年7月3日。

②陈渠珍著,任乃强校注:《野尘梦》,78页,重庆,重庆出版社,。

正当驻藏川军纷纷溃退返回拉萨,各军首领在公议局争权夺势的时候,留守江孜的驻军被藏兵围攻的消息传来。于是,公议局决议出兵援救江孜,但军中乏饷,财政支绌,遂遣色拉寺负责支应夫马、乌拉。该寺以汉兵与番边开战,不好从中参和为由拒绝支应。公议局无奈,便又决议先攻色拉寺,抢夺寺中钱财后再援江孜。年3月23日,军队开始围攻色拉寺。色拉寺为黄教三大寺之一,寺僧多时达五千九百余人,且多有武器。是时,另有一部分川军由谢国梁领导,站在噶厦一边,与钟颖统率的川军作战,直到拉萨二次和谈后才取道印度回中国内地。川军三日未克,反被寺中喇嘛所败,喇嘛乘胜还击,攻陷札什城,焚烧了清军衙署。噶厦政府也以川军杀戮过甚,号召全藏反抗,各地藏军万余人拥至拉萨,将川军围困城中。川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形下,重新将联豫、钟颖请出主持大局。联豫、钟颖等分别惩办了何光燮、郭元珍等人,并将公议局和大同保障公口就地解散,以示惩戒和作为对藏人的交代。但此时乱局已成,藏人集结了自赵尔丰改土归流以来的不满情绪,掀起了壮阔的反汉活动,藏局遂不可收拾。

二、“驱汉运动”

驻藏川军的起事及其引起的糜烂藏局,自然引起流亡在印度的达赖喇嘛的注意。他在英国的支持下,由大吉岭迁居噶伦堡后,一方面秘密遣人给拉萨的孜本池门和仲泽降巴丹达等送去密令,要他们秘密组织军政部,准备军事行动;另一方面,于年1月暗遣亲英分子达桑占东潜回西藏,准备煽动和组织藏军,以驱逐驻藏川军和在藏汉人。

就在川军进攻色拉寺之际,达赖喇嘛通过噶厦发表《告民众书》,其内容如下①:

内地各省人民,刻已推翻君主,建立新国。嗣是以往,凡汉人递到西藏之公文政令,概勿遵从,身著蓝色服者,即新国派来之官吏,尔等不得供应,惟乌拉仍当照旧供给。汉军既不能保护我藏民,其将以何方法巩固一己之地位,愿我藏人熟思之。至西藏各寨营官,刻已召集,暖血同盟,共图进行,汉人官吏军队入藏,为总揽我政权耳,夫汉人不能依据旧约,抚我藏民,是其信用既已大失,犹复态为强夺,躁蹦主权,坐令我臣民上下,辗转流离,逃第四方,苛残恶毒,于斯为极。推其用意,盖使我藏民永远不见天日矣,我使之,皆汉人入藏使之也。自示以后,凡我营官头目人等,务宜发愤有为,苟其地居有汉人,固当驱逐净尽,即其地未居汉人,亦必严为防守,总期西藏全境汉人绝迹,是为至要。

①牙含章:《达赖喇麻传》,页。

文告发布后,达桑占东秉承达赖喇嘛意见,组成一支万余人的“西藏民军”,于年3月向江孜驻防清军发起进攻。时江孜驻军因部分早已撤回拉萨,力量单薄,加之粮饷、弹药十分缺乏,又得不到拉萨驻军的及时支援,遂被藏军围困,相持不下。4月初,英国驻亚东商务委员麦克唐纳赶赴江孜,出面调停。麦氏建议由西藏支付卢比,以换取江孜驻军的支枪及弹药,并由藏方负责相关支应乌拉,护送江孜驻军离藏赴印。双方于年4月3日达成协议,驻江孜川军在得款后撤离江孜,由印度转海道回国。①接着达桑占东又指挥藏军相继包围驻日喀则及亚东清军,麦克唐纳以同样的手段,强迫清军交出武器,两地清军均取道印度返回中国内地。驻防帕里的川军也继起效尤,据麦克唐纳《旅藏二十年》记载:“所有在帕里的中国军队,不久便来到春丕谷……驻亚东的西藏商务委员皮西代本和中国司令官交相畏惧,后来我将他们聚在一处,使他们互谈,最后讨论到这一点,就是中国人要卖给代本三十枝来复枪和一些子弹,几经争论,才议定每支枪价,计售五十印度卢比,至于子弹,全不取费,当交钱时,中国人才将枪械交出,并且离开西藏,前往印度。”②

亚东、江孜、日喀则、帕里等后藏清军被遣返后,达赖喇嘛遂决定自噶伦堡返藏。年6月24日,英印政府护送达赖喇嘛返藏。当经由亚东时,达赖喇嘛会见了麦克唐纳,并向其表示,此行回藏,当努力与驻藏汉军达成交涉,若不成功,希望英国能出面调停。此后,达赖来到帕里。此间达赖并没有径返拉萨,而是停留在浪卡子宗的桑顶寺策应全局,因为自4月以来的藏军与驻拉萨川军之间的冲突尚未解决。

时驻拉萨川军形势严峻。据驻江孜临时海关监督史悠明报称:“藏番驱杀汉军,激战异常激烈,沿途邮目邮夫悉被番军杀毙,各处关隘渡口亦被番军扎断,无论何人,往来盘诘,搜查甚严,当江亚后藏汉官兵民未出亚东关时,文信早已不通,今江、亚、后三处汉人业已被逐尽净,番军不容一人复入其境,欲通西藏消息,诚属难乎其难。现达赖喇嘛已于本月(6月)24日由噶伦堡回藏督战,拉萨蛮兵,近已增至数万,围攻汉军益急,官兵被困已久,粮食断绝,子弹将罄,援兵未至,士卒日以马肉充腹,实有累卵之急。”③于此情形下,联豫、钟颖二人不得不委曲求全,在廓尔喀驻拉萨代表噶卜典的调停下,致函达赖喇嘛请派员赴拉萨谈判。达赖乃派伦钦强秋、色拉寺擦娃池巴佛、紫仲尼丹增坚赞等三人为代表,前往拉萨进行协商。

①麦克唐纳:《旅藏二十年》,孙梅生,译,64~7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②麦克唐纳:《旅藏二十年》,孙梅生,译,71页。

③《蒙藏事务局咨称据江孜关监督史悠明禀陈拉萨军务吃紧请促川军兼程进援电》(年8月10日),吴丰培辑:《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20~21页。

拉萨谈判前后经历两次。首次于年8月1日,双方在得到英国授意之廓尔喀驻拉萨官员的调停下,几经协调,最终达成协议,签订和约四款①:(1)汉军枪弹交廓尔喀代表封存藏中,无汉、廓、藏三方出面不得擅取;(2)汉军全行退伍,由印度出国,其钦差、粮台、夷清各官,仍照旧驻藏;(3)钦差准留枪30枝,统领准留枪60枝;(4)汉兵出关后,所有兵变损失财产房屋,须照实议赔。据钟颖复民国政府电:“况陆军已逾退伍期限,是以曲允其议,借退伍之名,作练兵之计,枪械封存;藏内乱首,分别惩办,我军退扎江、靖,借候援应。”②此间川军缴械实出于无奈,但他另有打算,准备以退为进,驻扎后藏等待川滇援军。就这样,驻拉萨川军被迫交出武器,大部于9月1日从拉萨起程,拟取道印度返回中国内地。根据和谈条件,作为中国政府驻藏办事长官及一小部分卫队仍有权驻扎拉萨,但噶厦仍迫令联、钟二人及其卫队离开拉萨。9月14日,藏方一意催促联、钟撤离。联豫以清朝覆灭,心灰意冷,日以死在西藏为惧,于是趁此机会匆匆离藏。此间,钟颖接中央政府来电告知其出任民国驻藏办事长官,“毋得速离藏境,致蹈自弃疆土之咎”③。于是以奉有民国大总统令为由,拒绝离藏。这样,他与噶厦的矛盾再度激化。

①麦克唐纳:《旅藏二十年》,孙梅生,译,64~7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②麦克唐纳:《旅藏二十年》,孙梅生,译,71页。

③《蒙藏事务局咨称据江孜关监督史悠明禀陈拉萨军务吃紧请促川军兼程进援电》(年8月10日),吴丰培辑:《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20~21页。

9月21日,藏军再次围攻札什城,封锁通道。此次被围情况更为惨烈,川军坚持抵抗达两月之久,并设计夺得西藏三大寺重要官员的家眷以为人质。在“弹尽粮绝,实难支持,草根树皮及京之牛皮包亦食尽”,而援军“久无音耗”的情形下,驻藏川军只得再度请廓尔喀代表出面调停。此次协商双方达成和解条例十款①:(1)汉人由藏河南岸撤离。(2)汉人衙署由西藏派人看守。(3)前次所夺枪炮、子弹及此次所存之枪炮,一律封存雪里库房,由汉、藏、廓三面盖戳封锁,非由三面启封不得动用。(4)第穆寺僧众遵照达赖前次来文办理,不能伤害性命。(5)一面收枪,一面即行离藏。(6)沿途乌拉粮秣柴草,藏方均需供应敷用,不得迟误。(7)百姓出藏所需之乌拉,则需出价购买,每骑5两,每驮3两。(8)陆军出藏后,在藏汉人之生命财产需照常保护。(9)汉人出藏日期不得逾一九一三年四月初十日。(10)汉人出藏需由藏、廓派人护送。

议和条款签字后,川军及拉萨汉人始得食物供应。据当事者记载:“十月初六收枪既毕,次日番边始派贩卖食物者数人到钦署前陈列。汉人蜂屯蚁聚,前往购买,争给钱文,番商应接不暇,遂用棍乱击,以致先给钱者未得物。军民意在得食,亦皆容忍,长官派人弹压,亦一无甚效力,诸物一时卖尽。莱菔半筐竟卖至洋钱六十余,牛肉四腿竟卖至川元四百余枚。盖汉人不尝此味半年余,故丑态毕露至此。”②

钟颖及其卫队等被迫从拉萨撤走,跟随者另有一部分家眷和害怕受到迫害的喇嘛。临行前,噶厦政府及三大寺代表对川军极尽骚扰,以盘查搜检枪支为名,将其随身携带之物尽行夺去。而所谓藏、廓派人护送汉人出境者,实为监视,更如押解。此间,尽管民国政府国务院电令钟颖:“当以领土为重,慎毋遂离藏境,致碍大局。”③但在噶厦的一再强令下,钟颖及其川军仍被迫离藏。此后,钟颖亦曾有意逗留在春丕附近的靖西,以保持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联系。

①《民国二年三月十一日收江孜关史悠明电》,转引自冯明珠:《近代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页。②忧患余生,撰:《藏乱始末见闻记》,收入吴丰培辑:《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页。③《北洋政府蒙藏院档案》,号。

川军撤离藏境后,达赖喇嘛于年1月返回拉萨。在此期间,达赖喇嘛发表了一个文告,这就是“水牛年文告”。文告重申了达赖的驱汉政策,宣布凡是汉人递到西藏的公文、政令概不遵从。并惩办了“亲汉”的藏族人士,如原摄政第穆呼图克图所在的丹杰林寺再次遭到查抄、封闭;曾帮助过钟颖的哲蚌寺大堪布元典喇嘛也遭暗杀。而对驱逐清军有功人员,达赖不吝封赏,如达桑占东不仅受封了噶伦察绒的田庄、农奴,并被封为札萨,委以重任。

三、川边局势与川滇出军援藏

辛亥革命对西藏的冲击,不唯藏中局势大乱,川边情形亦发发可危。自赵尔丰川边改革以来,革除藏僧土司苛政,深得边地康民人心。然而,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暗自潜伏,声息相通,等待时机反戈一击。当拉萨变乱的消息传来之际,达赖密微川边各地喇嘛、僧徒及各寨营官,驱逐边军及当地汉民,西康藏区的局势随之糜烂。自年4月以来,川边原有设置流官诸县如乡城、定乡、稻坝、公嘎岭悉数被陷。6月间,定乡藏兵攻陷江卡、乍丫,江卡守兵除八人逃出外,四棚守兵尽数阵亡。这一时期,南敦僧番得西藏地方政府军火接济,相继叛变,复进陷稻城、三坝、南墩等处,拘道坞守吏。时川军驻打箭炉者,有一镇二标,唯因饷缺军不固,坐视不能相救。7月间,理塘、河口、盐井均被攻陷,巴塘、昌都被围数重,炉城大震。巴塘哨弃刘锡章、盐井委员张世杰均逃入滇界阿墩。据谢彬所著《西藏问题》一书载称:“达赖喇嘛同时更令川边藏番乘机宣布独立,未几,川边各地果纷起而响应之,于是,赵尔丰、傅嵩秋等多年经营扶持之势力,遂一朝瓦解。而理塘攻陷,知县被杀,盐井降附,汉兵逃散之报,纷纷传于北京矣。其时,川边全境未被藏番攻陷者,南路仅有炉定、康定、巴安三县,北路仅有道孚、瞻化、炉霍、甘孜、德格、邓柯、石渠、昌都八县而已。”

此间,云南局势底定,迤西总司令李根源建议出师援藏。他在致蔡愕信中指出:“川乱以来秩序破坏,一切布置权行销灭,蛮烽复炽。而川军把持西藏,不许他省代谋,别具私心,不顾大局。但川边关系,乃川滇两省,祸不独在川。拟请中央,迅派大员为川滇边务将军,筹办一切。”蔡愕据实电告民国中央政府,请求办法。国务院即电令川、滇捐弃前嫌,迅速选拔得力军队,联合进藏。①年8月11日,川军进入西康。入藏川军进展顺利,计出关不过三月,打箭炉、理塘、巴塘、昌都等地得以收复。至12月间,进人西康的川军与自云南进人西康的滇军,已在澜沧江会师。尹昌衡并向北京政府提出了进兵西藏的军事计划,准备直进拉萨。

此间英国政府对川滇军入藏一事,颇为忌惮,迭电民国政府,提出照会,表示坚决反对。中央政府在英国的压力下,以国库空虚,民国政府未经列国承认为由,电令尹昌衡驻防川边地区,应守前清末年界限,所有军队不得逾越江达以西。②9月16日,内务总长赵秉钧在参议院解释对藏政策:拟承认达赖,遵守对英条约。③复据达赖等致函蒙藏事务局总裁贡桑诺尔布函称:前因教务,由京入藏,振兴藏务,竭力整顿,嗣以革去名号,暂居大吉岭。去冬川省事起,藏中至今未靖,意欲维持佛教,请转呈妥商等语。④中央政府乃在10月28日,以“现在共和成立,五族一家,前达赖喇嘛诚心内向,从前误解自应捐释,应即复封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以期维持黄教,赞翊民国”⑤。明令恢复达赖名号,以期“同我太平”。

然而,达赖只是缓兵之计,并非真心悔过。年4月1日,藏兵复进巴塘、江卡、察木多、乍丫、盐井等地,但被川军击退。⑥此外,达赖喇嘛还自嘉裕桥以西,密布碉卡,节驻重兵,且造使四处活动,伺机出没。此等情形下,尹昌衡乃决计持重,派刘瑞麟镇守昌都,西遏藏军,南控江卡;顾占文驻扎巴安,南防盐井,东控乡、稻;朱森林镇守理塘,西援顾军,南防稻坝;刘筱廷驻扎甘孜,镇守北路,有事互为救援,无事坚守不动。在巴安、炉定、雅江、道孚、理化、怀柔、定乡、盐井、长度、察雅、邓柯、同普、义墩、德荣、贡县、甘孜、炉霍、白玉、丹巴、稻城、贡嘎、武成、宁静、科麦、石渠等地重置知事加以管辖。至此,西康局势稍稍安定。

①《国务院电蔡愕请派兵会同蜀军进藏镇抚》(年5月l8日),见吴丰培辑:《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11页。

②《国务院电尹昌衡勿令川军轻进藏境》(年10月1日),见吴丰培辑:《民元戴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83页。③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一册,60,62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④蒙藏院档案:《大总统恢复达赖喇嘛封号令》(年10月28日)。转引自:《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页,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⑤《政府公报》,第l81号,页,北京,印铸局发行,民国元年十月二十九日。⑥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一册,87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