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一啦,华西野花第二辑来啦。本期送上岩氏三兄弟(似乎是假的)和华西之行所见的紫堇们。岩氏三兄弟:岩梅、岩匙、岩须
当海拔到达m+时,在林缘草坡的岩壁上便是岩氏三兄弟的繁衍之地。他们分别是岩梅、岩匙和岩须,然而,三者并非出自同家,岩梅岩匙来自岩梅科,而岩须则是杜鹃花科。因生长环境,同时为方便描述,本文且称之为三兄弟吧。
岩梅科,如汪老师所言,岩梅科是个小巧玲珑的科,只有6属约15种。分布于高山和近北极地区。我国有3属约6种(数据源于FOC)。
白花岩梅Diapensiapurpureaf.albida
岩梅科岩梅属,常绿垫状半灌木,喜生于潮湿的岩石之上,花冠白色,合瓣具长花冠筒,5裂平展,看上去与梅花相似,由此得名“岩梅”。
岩匙Berneuxiathibetica
岩梅科岩匙属,为单种属,且特产我国西南地区高山。叶成匙状,或因此得名,喜林下或林缘布满苔藓的石头上或者枯木之上。
(去年的宿存果实,种子或许已经长大了)
岩匙同岩梅生境相似,常伴生,此次所见区域,岩石上的苔藓层非常厚,踩上去感觉如同踩到面包一样,不忍心再走一步,停下来。旁边就是杜鹃花林,从岩石到地面,从枯木到树干,苔藓丛生,仿若原始森林般。我想如此生境,定有不凡之物,生灵毓秀,岩匙便是此时的主角。
既然说是岩氏三兄弟,这老三本应是岩梅科岩扇属,然而,我并没有见到。恰巧在拍岩匙的旁的岩石上偶偶岩须,虽不属岩梅科,但毕竟岩字打头,便凑个数吧。
岩须Cassiopeselaginoides报春花科,岩须属,常绿半灌木,叶硬革质,形如厚鳞,似青锁龙。
记得第一次见到岩须是皇兄(秦隆)赠送的一株标本类似物,喜爱之极,便扣掉某大厚书,藏于其内。听闻,干后有余香清新,然而我并没有闻到。此行时间不巧,没能见到岩须的花。寻的半天得一宿存果夹,甚是欢喜。
紫堇家姊妹群
紫堇属,属罂粟科,不论此科还是此属,均是充满无限魅力野花的类群。每年春天相信大家都会从华南到华中、西南到华北刷一遍。她用超高的颜值频繁刷新着人们对于紫堇的认识。
紫堇属Corydalis,俗称扣肉(花友戏称),本属全球约种,广布于北温带地区,我国约有种,遍布全国,以西南最盛,生物多样性较大,生境从草原到荒漠,从高山草甸到流石滩均能看到她的身影。Corydalis源自korydos,意为一种具冠毛的云雀,紫堇的花冠犹如云雀。
突尖紫堇Corydalismucronata
同岩氏三兄弟相比,此行遇到的紫堇姑娘们似乎不太喜欢那么高的海拔,从山脚下到半山腰,均有分布,在路两侧林缘处,似乎只要给点阳光,她就会布满你的视线,
上下花瓣有长尖,侧看如丹凤眼状,配上紫红色且边缘流苏状的萼片,显得十分妖艳,
果实长圆形,呈鲜红色,亦是美艳如此。
大叶紫堇Corydalistemulifolia
(淡紫色倒是显得多了几分仙气)
同突尖紫堇伴生,数量相对较少,我想是竞争不过突尖,繁殖速度较慢的原因(纯属瞎猜)。相比之下,不仅仅叶子大,花朵也粗壮些。显得更加朴实憨厚。花朵从白色到淡紫色均有。
穆坪紫堇Corydalisflexuosa
回程路上,相机剩余电量不多,却还有一目标种未收录其中。便关上相机,行至一木桥处,眼睛余光中似乎有一丝丝蓝晃过,随停下脚步,仔细打量桥体右侧草丛,果不其然,一株藏在众多突尖紫堇与岩石的夹缝中发现一株穆坪紫堇。
然而此时光色暗淡,怎么也拍不好看,又加上区间狭窄随记录一个特写,但仅仅穆坪紫堇这撩人的蓝紫色,亦足以让人为之赞赏,让众多园艺爱好者们欲罢不能。
紫堇属,种名未定,持续